成都企業信息查詢_成都“打造企業登記電子檔案網上查詢系統”經驗獲全國推廣 #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 #宜居宜業何以成都#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發布《關于推廣地方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的通知》,推廣來自成都、青島、常州、溫州、臺州、泉州、佛山、江陰等8個地方的72項典型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八個城市中,成都是唯一一個西部城市。成都結合自身實際,針對民營企業在改革創新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推出多項創新性舉措,在工作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共有12項典型做法被推廣。
其中,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打造企業登記電子檔案網上查詢系統”,在完善對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務方面的經驗被全國推廣。
“我局結合本地經濟特點和實際,聚焦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主動作為、改革創新,全力打造企業登記電子檔案網上查詢系統和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架構‘數字賦能’信息服務高速路,為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取得了顯著進展和成效,形成了具有成都特色的經驗做法。”該局市信用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成都市企業登記電子檔案網上查詢系統,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方式,推進企業登記檔案信息政務服務便利化。據介紹,該系統應用前沿的防偽技術和二維碼驗證,對接政府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登錄,能夠按照不同權限為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免費查詢、導出和打印企業登記全生命周期電子檔案。
“為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力服務于商事制度改革,我局主動全面開放企業登記注冊電子檔案,市級各部門可以在線核驗或下載企業章程、場所證明等材料,減少企業重復提交材料,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成都市證照分離改革”。該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2017年,成都市企業登記電子檔案網上查詢系統全面線上運行,當時與北京、深圳共同成為全國首批實現互聯網查詢企業登記檔案的城市。系統運行至今,已為各類用戶在線免費提供900余萬頁企業電子檔案查詢服務,有效降低了企業開展合作、投融資、上市、貸款等經營投資的經營成本,提高了政府行政服務效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特別是疫情期間,“24小時*365天”全天候堅持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查詢服務,有效保障了企業復工復產,確保“六保六穩”便民舉措落實到位。
同時,該局建設和管理的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作為交子金融“5+2”平臺的兩大信用基礎設施之一,提供基礎數據支撐服務,為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投融資服務開展信用體檢提供參考,使信用狀況良好的民營企業享受更優惠的貸款利率和更便捷的貸款審批通道。該負責人表示“2021年以來,已為超4000家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查詢應用,3年累計為全市十萬余家企業提供約1700億元投融資信用查詢服務”。
記者了解到,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目前已構建了5類(企業、個體、機關事業、社會團體及其他)法人基礎庫,是并對接成都市公民信息管理系統公民庫,形成了包含法人、自然人兩大主體的公共信用數據庫。以門戶網站“信用中國(四川成都)”為載體,形成了“一網兩庫一平臺多應用”的公共信用網絡體系,歸集法人信用記錄達到2.1億余條。實現全市市場監管、稅務、人社、法院、人民銀行、水電氣等58家市級職能部門和公共企事業單位信用信息的常態化歸集。
接下來,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進一步優化市企業登記電子檔案網上查詢系統和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開展公共信用信息大數據分析、信用積分評價、信用加油站、信用區域聯動等創新應用,積極融入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設,為市民、企業開發出適應經濟高速發展的智慧型信用產品,為成都市營商環境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云上深夜快遞記者:胡俊超)
撥打電話:400-6236867
在線咨詢:點擊發起人工客服會話>>>
在線預約:點擊即可人工預約服務>>>